我是歐嘉是由Petr Kazda,Tomás Weinreb執(zhí)導(dǎo),米哈利娜·奧利尚斯卡,Martin Pechlát,克拉拉·梅麗斯科娃,瑪麗卡·索波斯卡,尤拉伊·恩沃塔,瑪塔·馬祖雷克主演的一部劇情片。主要講述了:1973年,七月十日的布拉格,剛滿22歲的歐嘉開著一輛失速的卡車衝上人行道,造成八人死亡。歐嘉對警察說,她是故意的! 幾天後,地方的報社收到了歐嘉在案發(fā)前寄出的自白書,字裡行間不只是她的冷漠與殘
-
時光的溫度:121.77.204.181Whatever he's doing, I hope it's worth it. -
好大的棉花糖:106.89.116.148我真的太喜歡德奧的音樂敘事和人物塑造了 -
李大人:171.9.116.180信手拈來的平民生趣和社會意味-12/26/21 at AMC Garden State Plaza 16 -
小卟吡:210.38.155.16該被嚇到的演員沒被嚇到 不該被嚇到的演員被嚇壞了 -
文青魚:139.212.240.40合格的處女作,但想要表達(dá)的太多了,導(dǎo)致每個場景都很平。看到一條評論里說,IMDB的評分低是因為他們?nèi)鄙賹ω毟F的共情和理解力……這是不是太片面了?客觀地講,IMDB評分偏低,是因為他們評分的標(biāo)準(zhǔn)更多是出于對電影質(zhì)量的綜合考量,是對諸如導(dǎo)演調(diào)度能力、劇本、攝影、配樂以及后期等等的綜合評價,而不是單純從故事是否震撼人心感動人來看的。薩蒂亞吉特·雷伊的阿普三部曲在IMDB一直保持8.5左右的高分,就是個好例子,這樣的反例還可以舉更多。相對而言,豆瓣的評分更多取決于感性那部分,也就是說觀眾的“非常喜歡”或者“深受感動”影響很大。不過總得來說,不干涉別人如何評分,不因為喜好與否而爭執(zhí),不以評分為標(biāo)準(zhǔn)作出片面判斷,才是真正的尊重自由吧。